客户问题: “现在六轴机器人也很流行,感觉很灵活,为什么你们更推荐摆臂机械手而不是多关节机器人来做冲压上下料呢?”
专业解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比性问题。多关节机器人(常说的六轴机器人)和摆臂机械手各有优劣,但在专一的冲压上下料领域,摆臂机械手通常更具性价比和效率优势。这就像“专用工具”和“瑞士军刀”的区别。
1. 结构刚性 & 运动效率:
摆臂机械手: 它的结构非常坚固,刚性足,在高速往复运动时振动小、定位精准、重复定位精度高(可达±0.1mm甚至更高)。它的运动轨迹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速度极快,节拍时间可以优化到最短。
多关节机器人: 它的手臂由多个关节和连杆组成,运动轨迹是复杂的空间曲线。即使完成一个简单的取放动作,各关节也需要协调转动,路径并非最短。在达到同样节拍要求时,各关节电机需要更频繁地加速减速,惯性大、能耗高,且末端抖动相对明显,影响定位精度和速度极限。
2. 成本 & 性价比:
摆臂机械手: 是专为冲压上下料而生的专用设备,结构相对简单,零部件数量少于多关节机器人。这意味着它的采购成本更低,后期维护保养也更简单、成本更低。
多关节机器人: 作为通用型设备,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虽然功能强大,但您为很多冲压上下料用不到的功能(比如复杂的角度翻转、三维空间避障)付了费。对于单纯的板材取放,它的性价比不高。
3. 编程与操作:
摆臂机械手: 编程非常简单直观,通常通过示教器设定几个关键点(原点、取料点、放料点、安全点)即可,操作工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更换模具或产品时,调取预存程序非常方便。
多关节机器人: 编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轨迹规划和角度计算,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4. 适用场景:
优先选择摆臂机械手: 工序单一(主要是取料和放料),工件是扁平状的钣金件、片材、端子等,工作范围在一个平面内,追求极致的速度、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
考虑多关节机器人: 工序复杂,例如需要从冲压机取件后,还要完成翻转、检测、堆叠、放入料筐、甚至与多台设备连线等复杂动作,工作范围涉及多个平面和角度。
结论: 对于绝大多数专注于冲压生产的厂家来说,摆臂机械手是 “更专业、更高效、更经济” 的选择。它把所有的性能和成本都集中在了“快速精准地平面取放”这一件事上,做到了极致。而多关节机器人则更像一个“多面手”,用在需要复杂动作的工站更为合适。